话说董仲舒:居处就其和
居处就其和
居住环境和养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董仲舒认为,“居处就其和”,居住环境应当体现“和”的要求。“和”是一种阴阳平衡、冷暖适中的状态。他认为应通过房屋的高低宽窄来达到“和”的状态,“高台多阳,广室多阴,远天地之和也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地基太高,阳气过盛就会干燥;房间太大,阴气过重就会潮湿。这两种情况都跟“天地之和”相违背,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。
董仲舒的这一说法其实很有道理。古人说:“屋大人少切莫住。”这不仅仅是针对普通人而言,在古代就连皇帝也是如此。去过故宫旅游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,故宫的养心殿里,皇帝住的卧室也不大,和普通百姓差不了多少。那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嘛?古人认为居住在一个过于宽敞的房子里,人的真气就会受到损耗,一旦真气损耗过多,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,而人睡觉的时候需要“聚气”。因此寝室的面积要大小适中。其实这也是有现代科学依据的。因为人在适当大小的空间会出现“幽闭”的感觉,比较容易入睡,睡眠质量更高。
现在我们的房间格局也是如此,客厅比较大,适合“高谈阔论”,而卧室则是私密空间,适当的面积就可以了。